□本報記者 章紅雨 孫海悅 尹琨 李美霖
春風浩浩詩書香。4月23日至25日,在浙江杭州舉辦的第二屆全民閱讀大會以“深化全民閱讀 建設書香中國”為主題,通過主分論壇、展覽展示、閱讀推廣、主題發布等30余項活動,聚合多方資源、搭建權威平臺,梳理成效經驗、探討思路舉措,進一步在全社會營造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濃厚氛圍。
十余場論壇彰顯專業水準
大會期間舉辦的10余場論壇,圍繞主題閱讀、數字閱讀、閱讀權益、閱讀與城市、閱讀與鄉村振興等話題,面向青少年、老年人、家庭親子、特殊群體等不同讀者人群,開展研討交流,議題廣泛,內容多元。
著眼民族未來,350余位業界人士匯聚青少年閱讀論壇,研究如何引導青少年培養閱讀興趣、養成閱讀習慣,用書香陪伴青春、引領成長。家庭親子閱讀論壇交流家庭親子閱讀的重要價值,引領廣大家庭兒童感悟親子閱讀之美。國家大力推動科普工作使科普閱讀的地位與作用越發顯著,科普閱讀論壇既是對全民閱讀的深化,也是對科普工作的拓展。
關注多個群體,銀齡閱讀論壇倡導通過高質量老年閱讀引導積極老齡觀,全社會共同推動高質量的老年閱讀活動。閱讀權益保障論壇呼吁持續推動、協同推進視障讀者閱讀權益保障,共同營造全民閱讀惠及閱讀障礙者的良好環境與和諧氛圍。閱讀與鄉村振興論壇集中展示了近年來各地推動農家書屋提質增效的生動實踐和創新成果。
聚焦不同領域,數字閱讀論壇暨第九屆數字閱讀年會探索讀者閱讀行為和閱讀習慣的數字化轉型,推進全民閱讀的多媒體、多平臺融合。閱讀與城市發展論壇探討閱讀與城市文明的內在關系,分享通過閱讀提升市民文明素養和城市文明程度的好做法、好經驗。閱讀與媒體論壇講述辦報經歷、分享讀報故事、交流讀報感悟,倡導全民讀書看報求知,養成良好閱讀習慣。
注重效能提升,全民閱讀工作創新論壇總結全民閱讀工作經驗,交流分析當前工作難點與不足,進一步開拓思路、創新舉措。全民閱讀研究論壇圍繞閱讀主體、閱讀對象、閱讀行為等研究內容,探討推廣全民閱讀途徑,推動全民閱讀高質量發展。主題閱讀推廣論壇探討加強閱讀引領,深入推進黨的創新理論的學習閱讀,推動主題出版物閱讀推廣。
正如全國政協副主席、民進中央常務副主席朱永新所說,讓讀書成為全社會最美的風尚、讓全民閱讀成為新時代最美的畫卷,每個人都肩負著責任和使命。
集中展示全民閱讀成果
通過集中發布多項全民閱讀報告和榜單,第二屆全民閱讀大會向社會展示宣傳全民閱讀工作成果。
4月23日,第20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發布:2022年,我國成年國民綜合閱讀率持續增長。我國成年國民包括書報刊和數字出版物在內的各種媒介的綜合閱讀率為81.8%,較2021年的81.6%提升了0.2個百分點。
全民閱讀在杭州蔚然成風。在書香中國展浙江傳媒學院專場,浙江傳媒學院播音主持專業的大三學生張尚峰是一位“未來主持人”。他告訴記者,自己非常喜歡讀書,希望通過自己的主持,呼吁廣大市民朋友多讀書、讀好書、善讀書。同是浙江傳媒學院播音主持專業學生的蒲佳怡來自浙江紹興柯橋,她以《經緯間了不起》為題,宣講了她家三代人與布的故事。她希望通過自己的講述,讓讀者了解快速發展中的浙江及其取得的成就。
第二屆全民閱讀大會·年度最美書店發布活動中,50家書店獲得第二屆“年度最美書店”榮譽。這些書店集顏值與價值于一身,展現了實體書店的紅色經典之美、閱讀服務之美、責任擔當之美、業態創新之美、融合發展之美、文化傳承之美、空間設計之美。
第二屆全民閱讀大會·鄉村閱讀推廣人劉峰鉆在接受《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新媒體記者采訪時說,自己是農家書屋實實在在的受益者。農家書屋對他們這些返鄉創業的青年人來說有很大的幫助。他們團隊從事的是柑橘種植產業,其中不少人曾是外行,是農家書屋里的專業圖書為他們提供了知識。
全民閱讀要從娃娃抓起。在杭州市新華書店慶春路購書中心開業的全國首家少年兒童分級閱讀線下體驗館,按《3—8歲兒童分級閱讀指導》團體標準設置,重點陳列人文社科、文學、自然科學和藝術等4個類別的圖畫書,追求“讀者水平”和“讀物水平”精準匹配,旨在為孩子們提供豐富多樣的閱讀資源和互動體驗,進而培養兒童核心素養和提升兒童閱讀能力。
媒體是全民閱讀推廣的重要推動力之一。第七屆“大眾喜愛的閱讀新媒體號”推薦活動數據分析報告顯示,我國閱讀新媒體號呈現新的發展趨勢,包括:加大主題出版物數字化閱讀供給、傳播力度;閱讀內容全面升級,強調新媒體知識普惠;筑牢全媒體閱讀傳播矩陣,聚焦視聽閱讀新模式;人工智能技術為智慧閱讀提供創新解決方案。
智能體驗讓閱讀無處不在
無論是在本屆全民閱讀大會設在杭州黃龍飯店的主會場,還是設在浙江展覽館的展覽展示,漫步其中,除了能翻閱一部部精品出版物,人們還能觸摸到一塊塊大大小小的屏。
4月24日上午,在中國移動咪咕推出的“全民閱讀元宇宙”展示屏前,剛剛結束數字閱讀分論壇研討的與會者拿出手機掃碼進入其中,設計屬于自己的數字人形象,創造個人書房,邀請好友共讀。本屆大會首次開設的云上大會元宇宙分會場,讓每位愛書人都能跨越時空,暢享閱讀之美。
伴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等新技術的廣泛應用,從“一卷在手”到“一屏萬卷”的數字閱讀,正以更具沉浸感的互動體驗,日益成為大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消費模式。
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在會上發布的《2022年度中國數字閱讀報告》顯示,2022年,我國數字閱讀市場總體營收規模為463.52億元,同比增長11.5%。數字閱讀用戶規模5.30億,較上年增長4.75%。
傳統文化閱讀正依托技術手段在年輕人中“火”起來。“體驗甲骨文刻字,古籍真的‘活’起來了!”書香中國展上的《古籍尋游記》互動項目,讓頭戴VR頭盔體驗的觀眾紛紛感嘆。
據閱文集團總裁、騰訊平臺與內容事業群副總裁侯曉楠介紹,《論語》《紅樓夢》《西游記》成為閱文平臺“95后”讀者最愛閱讀的圖書?!顿Y治通鑒》被40多萬“95后”的平臺作者加入書架,成為討論度最高的傳統文化圖書。
“產業規模穩步增長,價值引領態勢向好,業態模式持續創新,閱讀需求迅速釋放,海外布局逐年推進。”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第一副理事長張毅君表示,我國數字閱讀在保持產業規模平穩增長的同時,更加注重提質增效。
數字閱讀提質增效離不開優質內容的供給。博庫數字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鄧小林表示,出版單位要始終堅持內容主流價值導向,強化技術創新與應用,通過人工智能、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等技術,為滿足讀者個性化、精準化、多元化的數字閱讀需求提供深度與專業的知識服務。
新技術將為數字閱讀從內容生產到用戶體驗帶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拼笥嶏wAI研究院副院長、訊飛音樂首席科學家江源認為,運用人工智能生成內容(AIGC)等先進技術,作者與讀者的單向信息溝通將變成多元化的共創協作,數字閱讀圖片可看、聲音可聽、內容可感,將為讀者帶來更為多元的沉浸式體驗。
展覽展示彰顯鮮明地方特色
作為第二屆全民閱讀大會重要組成部分的書香中國展,以“全民閱讀進行時”為主題,通過“全民閱讀春風送暖”、“中華大地充盈書香”、“全民閱讀蓬勃開展”、“全民閱讀形態多元”、“閱讀體驗新場景”、“書香滿中國”公益廣告展示區六大板塊,全面立體地反映了我國全民閱讀從單一性、自發性、小規模、短期活動,向多層次、系統性、長期科學規劃發展轉變,展現我國全民閱讀實現縱深發展,為煙雨蒙蒙的杭州城呈現了一幅絢麗多彩的閱讀長卷。
只有長期閱讀積累,才能達到與杭州有著不解之緣的北宋文學家蘇軾說的“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的境界。4月23日晚,第二屆全民閱讀大會春風里閱讀盛典開啟前,著名文化學者、收藏家馬未都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碎片閱讀就像是吃零食,很多人都喜歡吃零食,但它代替不了‘正餐’?,F在許多年輕人可能從短視頻的一個片段去了解一部作品,這當然也是一種文化傳遞,但和真正去閱讀一本書的感受是不一樣的。”
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錢文忠則認為,今天必須以一種更加開放的眼光去看待閱讀。從傳統的角度來看,閱讀就是白紙黑字的游戲。而現在,閱讀是一種更為廣義的概念。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書香中國展、之江好書節布展設計上宋韻元素尤為彰顯。錢文忠認為,閱讀宋畫、閱讀西湖的歷史痕跡,也是體味宋韻的一種形式。只有通過不同角度的閱讀,才能越來越清晰地看到宋韻的多面性。
“書香濃厚,心曠神怡,這個展覽的沉浸式閱讀體驗讓我印象深刻。”通信與互聯網專家、新浪微博社區委員會專家委員馬繼華在盛世修典——“中國歷代繪畫大系”特展上感慨良多。他說,展覽給人帶來身心的切實沖擊,特別是沉浸在其中的全景式典籍閱讀氛圍里,令人心曠神怡。
大會期間,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將G33等19趟列車設置為“第二屆全民閱讀大會·書香列車”。這些承載閱讀熱情的列車途經杭州,駛向廣袤的神州大地。